自由工作者|Ep.08|上班族如何轉為全職接案,有10件事可以做

這篇主要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從in house工作到自由接案,再過了一年多,在25歲的時候成立公司創業找夥伴的這個過程,當然每個產業狀況都可能不同,因此可能無法符合每個人的狀況。


可能很多人厭倦了辦公室的生活,在追求財富自由之餘,也會希望能夠有工作上的自由,因此全職接案就成了一個選項,但一般上班或是在學到底怎麼準備,主要就是這篇希望能夠分享給大家的內容。

之前其實或多或少也提過一些,因此我這篇會著重在於我認為從in house跳槽到自由接案這個部分,我列舉了10件可以做的準備給大家當做參考。


首先,我簡單簡介一下我自己的背景

  • 公司因為剛成立要滿一年,還是小小的一間公司,目前的客戶除了政府部門(如:教育、內政、衛生、文化部之外)到國內外食品、3C品牌也有。
  • 之前是廣告業,曾經待過電X集團底下的廣告公司,主業就是數位行銷,所以到後來接案、開公司也還是在接這塊。

一、學歷沒有很重要,能力跟經驗才是

我大學是藝術大學畢業的,不是台清交成政任何一間學校,科系上也跟行銷沒有太大的關係,真的踏入這行的契機是跟著教授做專案遇到之前在蝦皮擔任主管的一位大大,才開啟了這條路。


在應徵第一份工作的時候,主管對於我的科系和學校主要是問一些我會什麼、學什麼,面試過程也主要是看著這個專案經歷在跟我聊天,例如執行上怎麼樣衡量、做過哪些活動,能夠和這個職務、公司做什麼樣的結合,最後錄取的原因也是因為這個。
因此如果你很擔心你自己的學歷的話,真的可以放寬心一點點,還是多有些相關工作經驗比較重要。


二、履歷真的要好好寫

不管是之前或是現在自己徵人看履歷的時候,都會慶幸自己真的有花時間,甚至是去上寫履歷的課。對於in house的人而言,履歷就等同於接案的作品集,必須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將你自己的成果呈現給業主看,進而說服業主選擇你。


我們自己剛開始寫履歷的時候都會很含糊,不管是用詞或是實際重要的工作內容都沒能很清楚的呈現,常見的寫法像是協助行銷活動執行,但能不能更進一步說明是什麼活動、活動有多少人、達成什麼效益等,都是我自己也曾經犯過的錯誤。另外,像是因為很久才整理,在撰寫自己的經歷時也會有所遺漏,這個對於之後要轉成自由接案的人而言會很吃虧,因為最終都還是需要把它補回來的。


但履歷我覺得有點吃虧的是沒有比較、沒有傷害,建議寫完可以請身邊的人或是主管幫忙看有哪些需要調整的地方會比較準確。


三、雖然科系不重要,但產業和職位影響蠻大

必須老實說,目前要轉成接案的工作者,有些工作還是有點困難的,頂多不用進辦公室就算是極限了。國外統計資料上顯示,最多接案工作者的職業,第一名是工程師,接下來依序是設計師和文案師等。因此,如果大家未來有打算Fire掉老闆的話,這三個職業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未來的事情不太確定,但近幾年來說應該這個大趨勢不會變。


四、人的連結真的超重要

這點不管是已經工作的人或是在學學生我認為都很值得投資,當然不是希望大家帶有目的性地去認識人,但當你認識的人越多,和人有越多連結,你能夠獲得的經驗就更多,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額外的工作需求。


當然,如果你不是很習慣出席社交場合的,相信也還是能透過很多不同的方式找到不同領域的朋友,像是FB的專業性社團、感興趣的粉絲專頁、課程學習、志工活動其實都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學生的話還多了一個參與實習的機會。


從接案到目前開公司,很大一部分的案源都還是仰賴大學同領域好友的介紹或是以前業界存在的夥伴轉介而來。
另外,可以偷偷和大家分享一個小撇步,如果有去應徵過各種工作的人,一定要記得保持良好關係,不管是在前期寫信的時候好好、妥善的表達自己,即便沒有錄取,事後發個email寄個感謝信,在日後都很有可能成為你牽起工作機會的一條線。


五、投資理財有賺有賠,投資自己穩賺不賠

雖然in house工作很辛苦,但有機會還是要多多進修,也許剛開始工作不見得有大筆積蓄可以投資,但空一點錢投資自己是絕對不虧錢的,不管是線上的課程或是線下的活動,就算只是把英文學好,也都是可喜可賀。
例如,可以先預設一個3-5年短期的目標,然後根據那個目標去學習新的技能,也許之後接案的工作,反而是那個你後來學習的技能。我自己的話,一路以來也是學習了很多之前沒學過的技能,像是開公司法律稅法的知識、投資理財現金流的概念,甚至因為工作需要學了一點基礎的數據分析。

六、一開始沒作品的話,就先練習吧

遇到很多朋友都會困惑想接案但又沒有相關的作品怎麼辦?我自己會推薦可以開個部落格、社群媒體當作練習,先從能夠穩定產出內容開始,再到提升內容品質,用一兩篇去驗證內容的成效,再進修,然後提升內容反覆的循環,最後在不知不覺就會累積出一定作品的量而這些內容也會成為你未來轉換跑道的工具,甚至是契機。


當然,在一開始練習時沒有人看是正常的,但心態上我覺得保持自己是在練習,品質也不是說很好的狀況下,就會寬心一點。


七、練一下脾氣跟修養

工作遇到客戶、特定主管一定都會暴怒,還會覺得他們超雷,我自己到現在也還是會因此生氣,但自己生完氣也還是摸摸鼻子。如果未來想要轉職接案,你會遇到的可能是成千上百個這種人,而且他們還會是你的主要經濟來源。


因此,能夠和客戶、主管保持良好關係其實滿必要的,in house時可能了不起就那些主管,但接案之後每個人都可以是你的老闆,因為這樣學會跟他們相處我覺得是個學不完的課題,即便他們再雷也都是,而且他們很雷你才有機會展現你的專業並且讓他們付費。


八、溝通溝通溝通什麼都要說

in house很可以練到的就是溝通的能力,不管是和同事橫向的溝通或是和主管垂直的溝通,怎麼樣知道每個階級的人在意什麼事情,如何讓不同領域的人都能聽懂,這些經驗對於接案而言都很重要。


因為之後轉職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去談,不管是談錢、談合作,以前因為部門或是工作內容的關係,某些業務是接觸不到或是自己不用出面,接案之後都要一手包辦。


九、給自己設一個目標會比較有動力

我是那種進辦公室就會很痛苦的人,每天一直工作久了也會很迷茫,但如果你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不一定要是工作),你每天工作是為了達成某個目標,你就會有比較多的專注力跟動力能夠完成,在工作的時日當中,也會找到比較多的樂趣。


如果有想要接案的人,也可以以此為目標,例如可以存一筆錢讓自己有一年的嘗試接案時間,就算失敗了,也不會因此身無分文。簡單的算法是,一個月平均花費多少錢,希望嘗試一年那就x12個月,你就會知道要存多少錢了。


十、以上這九點都是參考用的「人生都是自己而且特別的」

當時也是在工作時問了很多主管跟資深前輩希望能從別人的經驗找到自己的路,但最後問完時都會得到這樣的話,因為大家的背景、才能都有所不同,彼此的經驗只能做為參考,就算在一樣的時間點做出一樣的事,很可能還是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但,如果你現在正好是in house而且未來有想要轉職成為接案工作的人,那也許你根本不會經歷上面這九件事情。如果你現在掙扎的話,就好好盤清楚自己跟身邊環境的狀況到底適合什麼樣的下一步,本來就沒有所謂的「最佳解」,只要是根據現況做出的選擇,相信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最好的一步了。


以上十點大概就是在in house期間有意無意經歷過的總結,雖然寫得簡簡單單,但艱辛的過程我好像也忘得差不多了,如果你有想要往這個方向發展的,希望能夠幫上忙,也祝大家不管in house、轉職或接案都順利。


處理中
成功了!!!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